漫谈中国文化中的“鸡”

日期:2017-02-06 16:07:48 来源:admin 点击:

7.jpg


翻开老黄历里的记忆,大年不是雄浑的子夜钟声迎来的,新春不是欢快的爆竹烟花迎来的,而是雄鸡高亢的啼鸣迎来的。雄鸡一声声高唱,一天天高唱,唱出了草木葳蕤、百花竞放春光。


8.jpg


2017年,是农历丁酉年,又一个鸡年光临人间。鸡,谐音为吉。大年刚过,立春即至,人勤春早,花木向阳。祝愿诸君吉星高照,大吉大利,吉祥如意!

五德之禽

1.国人的忠友

鸡能忝列12生肖,要追溯到人猿相揖别的远古时期。鸡被驯化,成为世人的美食,有人说是4000年前,有人说是7000年前,还有人说最少不晚于3000年前。说不晚于3000年前的证据确凿,甲骨文里已经出现了鸡字。

在尧都平阳,即今日山西临汾一带,早就流传着帝尧与重明鸟的佳话。而帝尧所处的时段,大致在4500年左右。这重明鸟可不是一般的飞禽,能够搏杀猛兽,捕捉虫豸,是看家护院的难得卫士。帝尧观测天象,钦定历法,指导耕种,使众生丰衣足食,使部族夯土筑墙,围城立国。天下万国无不感恩戴德,秖支国便将捕捉到的一只重明鸟进献给他,让这珍禽随身护卫。帝尧感念他们的好意,却没有留在宫苑,而是放逐民间,让重明鸟为广众除害。中国古代传说里,就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。

传说里的大公鸡能够搏杀猛兽,虽然有些夸大,但是捕捉虫豸,确实不假。往昔,威胁先祖生存的不仅有豺狼虎豹之类的猛兽,还有蝎子蜈蚣之类的五毒。猛兽在明处,人们易躲易防;五毒在暗处,人们难躲难防,且常常会钻进洞窟,偷袭栖身的先人。至今,尧都乡下新婚入洞房,新郎必须先于新娘进屋,紧贴墙根踩四角。这是为何?原来是要新郎驱逐五毒,才能让新娘进屋。从这古老的风俗可以推断出,以五毒为食的大公鸡早就是先祖的得力助手,早就是人类须臾难离的忠诚挚友。

这个故事不只耳闻于传说,还可目睹于古籍。晋人王嘉在《拾遗记》里写道:“帝尧在位,圣德光洽……有秖支之国献重明之鸟,一名‘双睛’,言双睛在目。状如鸡,鸣似凤。时解落毛羽,肉翮而飞。能搏逐猛兽虎狼,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……其未至之时,国人或刻木,或铸金,为此鸟之状,置于门户之间,则魑魅丑类自然退伏。今人每岁元日,或刻木铸金,或图画为鸡于牖上,此之遗像也。”

可见,民间或在屋里张贴年画大公鸡,或在窗户张贴剪纸大公鸡,以鸡王镇宅,源远流长,年深日久。


9.jpg


2.爱美之心:从山鸡到凤凰

小学课本上有只“美丽的公鸡”,自以为“要比漂亮我第一”,到处显摆比试。找到啄木鸟比美,啄木鸟不比,忙着给树木治病;找到蜜蜂比美,蜜蜂不比,忙着在花丛中采蜜;找到青蛙比美,青蛙不比,忙着为禾苗捉害虫。公鸡很伤心,找到老马伯伯问这是咋回事?老马伯伯告诉公鸡:“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,还要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。”公鸡改过自新,不再与别个比美,而是每日打鸣催促人们早起。这里的公鸡爱美,却是童话,不足为信。

可以相信的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件事。曹操得到一只漂亮的山鸡,早就听说山鸡会跳舞,便想亲眼看看。然而,山鸡不跳,不论谁逗引都无动于衷。曹操大失所望,以为山鸡跳舞定是讹传。可是有人一出招,山鸡不仅翩翩起舞,还跳个不止,令曹操大饱眼福。谁有这么大的能耐?公子仓舒。他使用的办法也不复杂,搬来一面大镜子置之山鸡面前,山鸡看见了自己的美丽形影,忍不住忽闪双翅,跃动舞步,时而高飞,时而伏地,时而疾走,时而环转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一面镜子为何能让矜持的山鸡起舞弄清影?刘敬叔在《异苑》卷三里写道:“山鸡爱其毛羽,映水则舞。”看来仓舒懂得山鸡临水起舞的常识,借镜代水,诱导了山鸡。仓舒何人也?就是曾经以称象闻名的曹冲。

曹冲借助公鸡再一次展现出自己的聪明,我们则借助曹冲的聪明懂得了:爱美之心鸡也有之。当然,鸡的美丽不是自我刻意为之,而是造物主对这个群体的独特钟爱。这个钟爱被精明的先贤发现了,放大了,于是中华民族出现了一个美貌而又灵异的瑞禽——凤凰。凤凰是祥瑞的象征,是和乐的化身,寄寓着众生的美好愿望。可是,有谁见过凤凰?没有。凤凰是民众心灵滋养出来的珍禽。《山海经·南山经》中记载:“有鸟焉,其状如鸡,五采而文,名曰凤皇。”毫无疑问,凤凰就是先祖根据公鸡的美貌遐思出来的瑞鸟。那么,“五采而文”又是何意?其文继续写道:“首文曰德,翼文曰义,背文曰礼,膺文曰仁,腹文曰信。是鸟也,饮食自然,自歌自舞,见则天下安宁。”德、义、礼、仁、信,多样美德齐备,这哪是对凤凰的评价,分明是对人格的状写,是先祖把高尚品德寄托于凤凰了。

这绝不是主观推测。童年时的乡村院落,最生动的就是一群鸡。一个华贵万状的公鸡在前面引领,后面追随着一群母鸡。公鸡昂首阔步,时不时转动脖颈环顾四周,犹如一位高瞻远瞩的将军。若是发现地上有可食的谷粟,自个不啄,连忙呼叫母鸡来吃,仁也;若是有猫狗来犯,公鸡挺身而出扑向前去搏击,义也;若是黄昏归窝,公鸡绝不占先,让母鸡依次进入,甘愿断后,礼也;时近拂晓,准时啼鸣,从不偷懒,从不有误,信也;集仁、义、礼、信为一体,德也。因而,古人称鸡为“五德之禽”名副其实。不过,对五德的理解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《韩诗外传》的解释是,头上有冠,是文德;足后有距能斗,是武德;敌在前敢拼,是勇德;有食物招呼同类,是仁德;守夜不失时,天明报晓,是信德。说穿了,是大公鸡启发了世人的想象和灵感,中华民族才有了这光彩照人的凤凰。凤凰,是大公鸡外形美和内在美集合出的理想化身。


10.jpg


3.母鸡的爱

老舍先生笔下有母鸡的光辉形象。他写道:

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。不论是在院里,还是在院外,它总是挺着脖儿,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。一个鸟儿飞过,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,它立刻警戒起来,歪着头儿听;挺着身儿预备作战;看看前,看看后,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!

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,它咕咕地紧叫,啄一啄那个东西,马上便放下,教它的儿女吃。结果,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,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,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。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,它一定出击,把它们赶出老远,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。

如此负责、慈爱、勇敢、辛苦,感动得老舍先生禁不住把伟大、英雄的赞美词奉送给母鸡。我完全赞成老舍先生对母鸡的礼赞,而且还要加上两点。实际上母鸡早在孵化雏鸡时,就已把全部心思投放进去。乡下人将这称为牢窝,只要把鸡蛋放好,母鸡就俯卧上去,分秒不动,整天整天不吃不喝。即使有人把它抱出来,匆忙吃几口食,喝几口水,便赶紧返回窝中。牢窝,真是如坐牢一样守在窝里。辛劳三七二十一天,终于孵出一窝活泼可爱的小鸡,这是第一点。再一点是母鸡带够小鸡四十天,就要它自己觅食,绝不包办代替。哪个雏鸡若要还赖在身边不走,母鸡绝不客气,板着面孔,忽闪双翅非把它赶走不可。这样一来,小鸡早早就会自行找食,就会单身独立,不再依靠母亲过日子。

缘此我才以为,母鸡的爱是天下最清醒的爱,最理智的爱。该呵护时,呵护得全心全意;该分离时,分离得果断决绝。母鸡似乎懂得天下所有的爱都是为了聚合,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为了分离。由母鸡的做派,比较中国式的父母,称职的能有多少。要么力图清闲,撒手不管,请个保姆代劳;要么大包大揽,包办了儿女的一应事宜。明明孩子已该锻炼自己,父母还包揽吃饭洗衣,用满腔心血培养了一个饭来张口,衣来伸手的讨债鬼。明明是自己溺爱过度,爱得没给孩子留下自立成长的余地,还要抱怨儿女没出息。比照母鸡,审视父母,如果有人发起“寻找最称职的母爱”投票活动,我这一票准定投给母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