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陶瓷之所以能够畅销海外,受到众多收藏爱好者的追捧。陶瓷的纹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,所以陶瓷纹饰在一件成品的陶瓷中所占份量是相当重要的。

婴戏纹
婴戏,即以婴儿为画面的主角,多描写儿童的娱乐活动,描写儿童钓鱼、玩鸟、蹴球、赶鸭、放鹌鹑、抽陀螺、攀树折花等种种活动,着墨不多而情趣盎然。
在唐宋时期婴戏的绘画技巧渐趋成熟,能考证到的婴戏图最早出现在唐代长沙窑瓷器上。宋代更是婴戏图的黄金时期,使之成为中国绘画中极受欢迎的画类。

渔家乐图
“渔家乐”图案在康熙瓷器上大量出现。有渔夫们边捕鱼边交谈的画面,有渔舟唱晚、渔翁举杯共庆丰收的画面等等,均为表现渔家劳动欢快的场景。印画在瓷器上,颇有祈求风调雨顺、吉祥如意的寓意。

仕女图
仕女图在五彩瓷器上比较常见,有游园的,执扇的,乘凉的,戏婴的,也有在器物上突出画一个仕女。飘逸凌云,形象优美,画笔传神,栩栩如生。

鹤纹
瓷器上的鹤纹初见于唐代,但为数甚少。宋耀州窑青釉碗有双鹤展翅、群鹤飞舞以及飞鹤与古图案相间的画面。明清瓷器上多画丹项鹤。又因丹顶鹤的寿命可达50-60年,所以绘有鹤纹的瓷器,多用作祝寿的礼品。

花鸟纹
鹿在民间绘画中作为“仁”兽,以表示太平无事。鹿与禄同音,所以也是官“禄”的象征。
花鸟纹为宋代北方民窑常用的装饰题材,笔触流利生动,风格活泼豪放。

鱼藻纹
“鱼”与“余”同音,是“富贵有余”、“连年有余”的意思。鱼纹几乎是每个朝代都使用的主要装饰图案。鱼纹种类繁多,如莲池游鱼,水波游鱼,水藻游鱼,或单或双,或三、五追逐,鱼水相融。双数鱼的构图,在器壁用对称法,两两相对;若在器心,则两鱼并排而游。三五尾单数鱼的构图,多是顺向追逐游动,空间饰以浮萍、水草、莲花之类花草。

缠枝纹
明代或称为“转枝”,是最为常见的装饰纹样。它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,向上下、左右延伸,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或用以填充装饰面。
缠枝纹所表现的“缠枝”,常常以常青藤、扶芳藤、紫藤、金银花、爬山虎、凌霄、葡萄等藤蔓植物为原型。那个时候这些植物都是吉祥花草。
陶瓷的纹饰,反映出中国历史悠久的陶瓷文化,既有趋吉避凶的吉祥,不同的纹饰有其独有的韵味,也有对生活美好的憧憬。